第三十七章 薛万彻千人阻敌 (第2/3页)
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半壶纱ylyyn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事?”
凌敬说道:“李善道既兵马回还,明显他此前的撤退,是诱我之计。那他这番回师,察其意图,必是为与我军决战。如此,他会不会已别遣兵马,经漳南而至蓨县,阻我退路?”
一语惊醒了窦建德!
窦建德立即命令高雅贤、殷秋:“率你两部,即刻出营,赶往永济渠、漳水对岸,扼住渡口。”
……
从安德去永济渠、漳水,最近的道路是走将陵与长河两城之间。
长河城头,旗帜飘扬。
听罢斥候回报,薛万彻笑道:“果如明公所料,一闻明公率部还回,窦建德就遣兵去占漳水渡口。明公严令,绝不使其部过我境!”令道,“点步骑千人,从俺出城往阻。”
一个军将说道:“将军,斥候刚报过,高雅贤、殷秋两部,合计四五千兵马,只以千人往阻?”
“甚么贼厮鸟,值得俺引几多兵马往斗?千人绰绰有余!”
薛世雄当初兵败后,其部被俘的将士,李善道分得了一部分。薛万均、薛万彻兄弟因为功劳,得以独自成营后,其两营的基干力量,即是以这些薛世雄的旧部为主组成。却这军将,亦是薛世雄的旧部。薛万均、薛万彻兄弟的勇猛,这军将自知,闻了他这话,就不再多劝。
有人的地方,因互相的亲疏远近、脾气不同,不免的就会有圈子,或者说便是就会有山头。
李善道自独立领兵以来,为时已然不短。
他的军中,现也是已有大大小小的几个山头出现。
小的山头且先不说,文臣的山头也不说。
只说武将的大的山头,即有秦敬嗣为首的十三元从,——现剩下是十一元从了,此前的历次战斗中,战死了两人;王须达为首的早从诸将;刘黑闼、赵君德、李文相等各旧有部曲,也各是山头;高季辅、李育德等后投者,常彼此来往,亦为山头;又及就是薛万彻等降从之将。
这些大小山头中,最以薛万均、薛万彻兄弟和王君廓等较为尴尬,至多比慕容萧德、孙朗等可能强点。要说信重吧,李善道对他们很信重,可论及在军中的地位,他们因缺乏战功、资历等,却显是休说与秦敬嗣等相比了,便季伯常、高季辅、李育德等,他们也有所不如。
薛万彻何等人?家世显赫,又年轻气盛。
是故他早就是憋着一股劲,求欲在李善道军中扬名,提升他在军中的地位!
可以说是好不容易,终是得以独自成营,现又得以“独当一面”,阻击窦军西渡永济渠、漳水,他当然是一门心思要立功,而且还得是立大功!
安德县城,距长河县城四十多里地。
斥候报称,高雅贤、殷秋已率部出了营,最晚傍晚时,就能到长河城外。
事不宜迟,薛万彻留了其余兵马,令副将守城,自即率千人步骑出城。
快到中午,兵马到了成河县城西北十余里外,通往永济渠对岸蓨县的官道边上。令步卒伏於野间,薛万彻引骑兵两百,到不远处的林中隐蔽。就着冷水,吃过冷食,等到下午,斥候飞骑来禀:“高雅贤、殷秋部已近至十里外!殷秋引两千兵在前,高雅贤引主力在后。”
薛万彻抚摸着着大青马的鬃毛,望向林外笔直的官道。
初春下午的阳光透过云层,淡淡地落在官道和官道两边的原野上,穿过稀疏林木的枝杈,也落在薛万彻的身上。铠甲已然在身,但阳光的暖意能够感到。远近一片安静。这本该是个平静的初春日子,大青马的鼻息和薛万彻身后两百骑兵的人马呼吸声,却带来了紧张和压抑。
不多时,数里外的官道上滚滚烟尘。
殷秋的将旗跃入薛万彻眼帘,他望见殷部的两千步骑,在沿官道推进!越过殷部的部曲,后头一两里外,是高雅贤率领的三千主力,各色的旗帜招展,尘烟中的人声、马声,远远可闻。
“将军,高部与殷部前后相距两里,我军若这就攻殷部,高雅贤定会遣兵从两翼包抄我军;可若不攻殷部,将之放过,攻高部的话,殷秋又定会兜回,从后面夹击攻我。这一仗怎么打?”
薛万彻轻蔑的一笑,说道:“令步卒列阵,阻殷秋部前进,我等暂伏林中,等高部进战。”
“将军是打算用步卒为饵,诱殷、高两部全力进攻,然后以骑兵击之?”
薛万彻点了点头,令道:“将俺将旗送去与步卒,把俺的将旗打在阵中!”看了下左右诸将,俱是他父亲薛世雄的旧部,遂激励他们的士气,“去年河间一败,明公神武英明,败在明公手上,我等心服口服,却窦建德甚么贼厮鸟!今日一战,正我等雪耻报仇之时!敢不勉之?”
诸将齐齐应道:“愿从将军,报仇雪恨!”
想薛万彻与这几个其父的旧部,早前皆隋军的正规将领,征高句丽等战都有参与,数十万人、上百万人的国战,他们都打过,却结果败在了河间,说实话,彼等还真是不服气!
薛万彻的军令和将旗,很快传、送到了官道侧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