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奇怪的风俗! (第1/2页)
洛水秋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半壶纱ylyyn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到俩老父亲带着一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气势往外走,赵升平和季明礼几乎是同时出声问道
“父亲,你们可是打算找街坊邻居凑钱?”
听到问话,赵升平的父亲扭头看向温和的说道:
“你俩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吧。
咱们迁到这安南之后,朝廷按每人十五亩的标准给咱分的地。
不仅仅全是上等水田,官家还隔三差五的给咱们免税。
而且,朝廷一直不允许粮商踏入安南地界,所有的粮食只能以朝廷给的公价卖到官库。
按理说,咱们这里年年丰收,粮价早就应该降下来了。
但是,朝廷给的公价非但没降,反而每年都有小幅度的上涨。
所以,咱家虽然供着你全心全意的参加科举,这些年来也存了有一百四十多贯了。
而咱们的街坊邻居们,大多只让孩子上个朝廷的官学,乡试过不了的也就不再念了。
因此,他们家里的存钱肯定比咱们多。
这两千贯的学费虽然多,但是爹爹多求几个人,肯定能把这学费给你凑够的。”
赵升平的父亲说完了之后,季明礼的父亲便顺着他的话说道
“没错,你俩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吧。
咱们到了这安南之后,虽然还是跟以前一样天天种地,但日子已经跟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这里的地好、种子好、气候也好,两样的一块儿地,至少能比老家那边多收个三成。
甚至,有时候能多收四成。
卖粮也全是卖给朝廷的官库,即不用担心价格上被骗,也不用担心斤称上有猫腻。
刚把地开垦好那几年,还有人暗戳戳的想来买咱们的地。
甚至有些地方,为了逼着咱们这样的人卖地,还闹出了人命。
但是,前几年官家统一把地契换成了他老人家的租契之后,这些人就再也没出现过了。
因此,这几年大家的日子都是越过越好了。
两千贯这个数字,如果还是在老家那边,你爹我肯定是想都不敢想。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豁出去我这把老脸,大不了多磕几个头,还是能凑出来的。
再说了,你俩要是真中了举,成了朝廷的官员,大伙跟着脸上也有光不是?
所以,你们俩就安心在家等着吧,我们去去就来。”
说完了之后,俩老父亲对视了一眼之后,就再次准备出门。
结果,又被俩儿子给拦住了。
“父亲,你们不用出去借钱。”
“对,父亲,你们不用出去借钱了。”
俩人这话说完了之后,正风萧萧兮易水寒的俩老父亲一下子急了。
“你们俩说什么胡话呢?
不借钱你们你怎么到京城入学?”
刚说完这话,赵升平的父亲突然反应了过来。
“你不会是不准备去上了吧?”
他这话一出,季明礼的父亲震惊的看了俩人一眼之后,下一秒就开始在院子里扫描。
然后,他就从院子的角落里拿出来两根三尺多长手臂那么粗的柴火棍儿。
下一刻,他三两步跑过去就抄起了柴火棍儿。
拿起柴火棍儿之后,他一边把其中一根扔到赵升平父亲的手里,一边说道
“还是老规矩,你打我的,我打你的,留口气儿就行。”
“行!”
说完之后,赵升平父亲就开始跟季明礼父亲一样挽袖子。
一看到俩老父亲这起手势,俩人顿时吓懵逼了。
要不怎么说这两家人关系好呢?
在老家就是邻居,到了安南之后,仍然是邻居。
而且,两家都是三代才出了这么一个读书的料子。
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俩货开蒙太晚了,身上的野性实在是有点儿难驯。
因为在学堂里调皮捣蛋,他俩没少带着东西去给夫子赔罪。
看到自家这么好的料子,竟然不知道上进,他俩是真想把孩子打一顿。
但是,对于这种三代才出一个的好料子,谁家正经老父亲舍得打呀?
于是,俩老父亲在又一次给夫子赔罪之后,就手挽手进了酒馆。
一人一坛子黄酒下肚之后,俩人做了个英明的决定。
既然亲儿子舍不得打,咱俩换着打吧。
俩人这么一决定,俩孩子可就遭了老罪了。
每次其中一个挨完了揍之后回到家里,自己的老父亲一边给上药,一边儿心里暗暗的发誓。
你丫的打我儿子这么狠,下回我也不能手软。
于是,就在两个老父亲的内卷之下,俩人在短短半年之内,就从有名的问题少年变成了有名的乖宝宝。
这可把俩老父亲骄傲的不行,但凡见个生人,就得传授一番自己的教子经验。
对于他俩传授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