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1/2页)
夹心棉花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半壶纱ylyyn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37章第37章
宋承志原本是想劝杨翠华、先不要急着拒绝这个机会的,可这么一通分析下来,他倒是先把自己给说服了。
虽说调去贵市后、想要调回来,肯定没那么容易,可再怎么说,这都比分房、外加一个工作名额来得容易吧!
说到最后,宋承志悄悄冲着宋涛和宋琳使了个眼色,俩人顿时心心领神会,跟亲爹打起了配合。
“是啊,妈,咱们能凭自己的本事挣一套房,就不用去厂里求爷爷告奶奶了,家属院儿里的叔伯婶婶,平时见了面儿也都是客客气气打招呼的,可是,想想咱们刚搬出来的那几天,有谁主动开口帮忙了?妈,求人的滋味儿不好受,你心疼我们,我们也心疼你啊!”
“妈,你别忘了,三原纺织厂那边儿还答应给一个工作名额呢,咱们家孩子多,我知道,你一直把我和大哥当成亲生的,可我们不能不懂事儿啊!去了贵市,咱们家掏钱给大哥弄个工作,我来接三原纺织厂安排的那份工作,等我嫁出去、老四也大了,我就把那份工作让给老四,这样,咱们家四个孩子不就都不用下乡了?”
宋涛和宋琳一口一个“妈"地叫着,倒是衬得宋盼和宋枫姐弟俩没这么贴心了。
当然,杨翠华心里自有一杆秤在,要说宋承志和宋涛劝她的话,是从“不挣面子争口气"的角度出发,那么,宋琳的话,就算是实实在在地说到了她的心坎儿上。
只有两份工作的时候,杨翠华肯定只能顾着自己亲生的,但她是个既要又要的人,如果一点儿都不管老宋前头的这俩孩子,外人还不得在背后戳她的脊梁骨、说她是个恶毒后妈啊?
只要去贵市,只要去三原纺织厂支援几年,这一切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不得不承认,杨翠华确实心动了:
“放心吧,我和你爸,不偏着谁也不向着谁,你们四个,我们肯定都会管的,只不过,背井离乡,这事儿太大了,你们让我再想想,再想想啊!”第二天,宋承志就在厂里悄悄打听起了支援三原纺织厂的事儿。先前,他本来打算让梁万代替赵科长的小儿子下乡,来给宋涛换一份儿工作的,可这不是梁万心思深、想办法跳出了他的手掌心吗?这事儿,自然就不成了,但当时,为了从赵科长这儿得到个准信儿,宋承志可是给他送过礼的。
就算事情没成,那几样东西,赵家人是收下了的,这份儿人情总得还吧?宋承志去找赵科长打听,既是为了确认这件事的真假,以及三原纺织厂开出的条件是不是真的这么好,同时,也是为了给赵科长一个“还人情"的机会。而从赵科长这儿打听到的消息,算是让宋承志彻底下定了决心。劝说杨翠华的那些话,何尝不是在劝说他自己、迈过心里的那道坎儿呢?在厂里,这样"声名狼藉”的日子,他过得够够的了!去贵市,从头开始,他们一家,都会有更光明的未来!
杨翠华还在犹豫,宋承志可不管,他悄悄地去找了车间主任,直接给他们夫妻俩报了名,来了一出先斩后奏。
而车间主任,出于某种不可言传的原因,并没有再去找杨翠华确认她的意愿。
报名表层层递交上去、呈到厂长面前,他只看了眼名字,确定没出错,就在审批人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且不提厂里公告栏张贴名单后、杨翠华才知道、宋承志已经替她做了决定、心里有多么生气,反正,另外一边,韩学礼收到信儿,心情那叫一个好哟!有好消息,当然要全家人一块儿庆祝一番了,当晚回到家的时候,韩学礼手里就拎了一只烧鸡。
这是食品厂大师傅的手艺,早上的时候,他让秘书去了趟食堂,给了钱和票,托大师傅替他做的。
本来,韩学礼以为自个儿拎回来一只烧鸡庆祝、已经够夸张了,谁知道,论起夸张,还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呐!瞧瞧梁万带回来的,红焖乳鸽、红烧带鱼、糖醋排骨、红烧狮子头,足足四个肉菜,韩学礼惊讶,张口就问:
“你小子,今儿在外面捡着钱了?”
梁万是跟韩菁一块儿回来的,铁路局下班时间早,他不出差的时候,就会去蔬菜公司接韩菁。
尽管韩菁是个成年人,现在,天又黑得晚,可谁让,人家小两口乐意呢?第一回、第二回,蔬菜公司的同事就跟看西洋景儿似的,恨不得都把脑袋凑过去、仔细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可是,时间久了,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顶多是回家看见自己家那口子就来气、忍不住想踹他两脚罢了。
言归正传,被老丈人调侃了,梁万是一点儿都没放在心上,只见他喜滋滋地回道:
“哪儿啊?爸,是菁菁升职了!你说说,这样的大好事儿,我能不多买点儿肉菜、回来庆祝吗?”
要不是想着家里估计已经做上饭、晚上来不及去国营饭店了,梁万都想掏出自己兜里所有的钱、请全家人去下馆子呢。“真的?"韩学礼来了精神,待韩菁点头后,他看着可比梁万还要高兴。“是是是,确实该多买点儿肉菜,行了,也不用炒别的菜了,够吃了,你们去洗手、端饭,我去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