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第1/2页)
丹思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半壶纱ylyyn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根据记载,哥谭拥有许多都市传说,其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这块土地还是个小渔村的时候。这些传说被一代一代地加工,最后变成了某种内在文化的表征。比如孩子们口口相传的关于猫头鹰的恐怖童谣,还有所谓下水道里的武器工厂。但在“蝙蝠侠”这个名字出现之前,蝙蝠在哥谭并不是特别引人注目。
它们只是一群昼伏夜出、以昆虫为食的小型穴居动物,很少入侵人类的领地。在哥谭被观测到的种群基本属于东方蝙蝠或者东部红蝙蝠,仔细观察的话长相还算是挺可爱的。如果不考虑酷炫程度,单纯根据知名度取一个具有哥谭特色的外号,“滴水兽侠”或者“垄断资本侠”要比“蝙蝠侠”更合适。
也就是说,以因果为导向,是蝙蝠侠创造了蝙蝠侠,而不是哥谭创造了蝙蝠侠。蝙蝠侠的活跃甚至在一段时间里造成了群众的“蝙蝠恐慌症”,使得这些无辜的小动物在短短几年内赶超了猫头鹰在都市传说中的地位,乃至成为哥谭刻板印象里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蝙蝠”,对那个藏在黑色面具里的生物来说,有着非常独特的意义。
据此推测,扮演蝙蝠侠的家伙在幼年或者青少年时期对蝙蝠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至少深刻到能够让他拥有成为蝙蝠的决心。考虑到他携带不足十五岁的儿童参与自己危险的事业,他本人也一定在相应年纪经历过类似的创伤:在监护人失职或缺席的状态下只身面临险境,并在此过程中塑造了一种用来自我保护,且极端排斥外界的自信人格——随着人格逐渐成熟,蝙蝠侠从中诞生了。
佩斯利始终相信,环境、同伴、语言、外形等种种外在因素都是反射内在人格的镜子。越是试图隐藏,暴露的东西就越多。带着面具,藏身于黑暗里的人要比长期暴露在聚光灯下的人更容易被看透——即使是谎言,也能够代表内在的一部分。
现在,佩斯利拥有了初步的侧写。考虑到她的侧写对象是一个在全城装满人脸识别摄像头,还可以左右警察工作的控制狂,在能够进一步缩小范围之前,佩斯利不打算打草惊蛇。即使是这样,她还是拥有许多调查的机会——蝙蝠在哥谭扎根太久,留下的痕迹已经足够多了。
她今天穿得很严实:高领毛衣、羽绒外套,外面还套着厚实的雨衣,但犯罪巷的冷风还是把她的手脚吹得冰凉。她站在街角等了将近二十分钟,那个在不远处徘徊了很久的小男孩才磨磨蹭蹭地走了过来。
佩斯利朝他笑笑:“你就是‘至尊蝙蝠侠’?”
被当众念网名的羞耻感让小男孩涨红了脸。他不甘示弱:“你是‘蝙蝠侠天下第一’?”
“没错。”佩斯利的脸皮比小孩要厚多了,为了证明自己是蝙蝠侠狂粉,她还大义凛然地背了一段让两人搭上线的蝙蝠侠俱乐部网上论坛主页的宣言:“吾即复仇,吾即黑夜,吾即蝙蝠侠!*”
小男孩的疑虑打消了一点,但他还是不太信任对方:“我刚刚一直在监视你——你刚才喝了什么?”
“止咳糖浆。”佩斯利从口袋里掏出药瓶,“橙子味。你要来点吗?”
小男孩脸上的怀疑变成了嫌弃:“我们这儿没人喝这玩意儿。”
佩斯利又把糖浆收了回去:“好吧……我要的东西拿来了吗?”
男孩紧张地左右看看,然后示意佩斯利蹲下来,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包裹。他一层一层地揭下布料,里面露出一枚漆黑的蝙蝠镖。
“哇……”佩斯利凑近细看,“你保存得真好。”
“我打包票,这是在市场流通的蝙蝠镖里最完美的——放在亚马逊上能拍到五位数。”男孩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翼膜形状的刀刃,说话的声音都变轻了,“网上有专门的鉴定机构,保证正品。”
“……专门鉴定蝙蝠镖的机构?”
“不止蝙蝠镖。运气好的话,你能搞到蝙蝠的战衣碎片。和他有关的所有东西都能鉴定。”男孩看了她一眼:“第一次交易,是吧?”
佩斯利看上去有些不好意思:“我之前都只是自印海报……能摸一下吗?”
男孩立刻把蝙蝠镖收了回去:“不能。给了钱才能摸。再确认一遍,你真的要买?”
佩斯利热切地点头:“按你说的,当面转账——现在转吗?”
至尊蝙蝠侠的眼神飘忽了一瞬:“你来得真不巧,我刚刚把价格改了一下。”
佩斯利盯着他:“让我猜猜,它刚刚涨价了?”
男孩比出两根手指:“再加这么多,我当场交货。”
“两百?”
“两千。”男孩低声说道,“再加两千。我得给我妹妹治病。”
“你在橱窗里写的明明是‘妈妈生病了急出’,怎么变成妹妹了?”
“她们两个都生病了行吗?”至尊蝙蝠侠有些气急败坏,“想要的人多了去了,你不要的话就赶紧走。”
佩斯利的脸上挂着冷淡的笑容:“……至尊蝙蝠侠,你觉得我是那种会为了一个蝙蝠镖花五千美元的无聊的人吗?我的存款可都是以前卖命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