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振袖警言触众心 (第3/3页)
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半壶纱ylyyn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起笔头,说道“明公此叹,仆不敢赞同。隋固有能战之将,然如此笔,却需看握在谁手。若如张须陀、杨善会辈,为明公所掌,自战无不胜;昏主上逆天意,一意孤行,荼毒生灵,致海内兆民之怨厌,百姓咒桀,‘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方今民心,正与桀时民同,隋之亡必也,纵有能战之将,无非助桀之犬耳。是有张须陀已覆灭於荥阳,仆敢断料,今如杨善会负隅顽抗,明公兵锋到日,其必接踵而亡於后也!”
李善道按住案几,站起身来,展开袖子,负手身后,眺望帐外蓝天,喟然而道“民之如水,载舟者,水也!覆舟者,亦水也!唯怜我民何辜,为今桀之民,受此大害?怜哉!痛哉!”
崔义玄、于志宁、杜正伦、张文焕、房易从等仰望之,见他神情肃然,带着感叹、洞察、敬畏、怜悯等感情,一时之间,只觉他身形高大,阳光从帐外投映其身,仿佛光芒四射。
经过这些时的接触,对李善道的为人行事,于志宁已较了解,他知道,重视民意、怜民受苦这些的话,李善道并非仅是说说,这些必定都是他的真心话,深受触动,说道“如明公此等心存生民之士,如果能多一些,纵昏主桀也,天下之复定,百姓之复安,不为远矣!”
崔龙藏、崔智藏的话,再度浮出,崔义玄却此际心中暗道“以弱冠之龄,拥数万之虎贲,威震河北,而屈尊下士,心怀苍生,怎能说不副所望?大郎兄弟,不识人矣。”
“杨善会虽不识天心民意,略有用兵之能,我小爱其才,且清河城中,士民万数,一旦我军马围城,城内士民恐受骇惊。公等系本郡之吏,本郡之士,我想请你们各写一封信,给杨得道、杨善会,劝他俩宜识时势,以生民之愿为重,不要死心塌地,宁为桀犬。公等可愿?”
武城令、丞、崔义玄等怎有不愿之理?俱皆恭敬应诺。
几人的书信,当场写毕。
先已令漳南令和漳南投附的士子,也写了劝降的书信,把之放到一块儿,李善道召来小将一员,令将这十来封劝降的书信,驰送去清河县城,交代说道“到了城下,可呼杨善会一见,将此数书信射与之,你与他有旧,并可再亲自劝劝他。”令取了精甲来,给这小将,关心地交代道,“或其不念旧情,你至了城下后,甲不可离身,须当安全第一,不要疏忽负伤。”
这小将应诺。
却是苏定方。
帐外有人高声禀道“二郎,俺看罢崔家兄弟了!”
帐幕打开,众人转顾,焦彦郎怒色满面,气咻咻地进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