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搏一搏 (第1/2页)
十八木听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半壶纱ylyyn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叶蓝没把黑布铺在地上,而是直接挂墙上,然后让叶梅去买了一盒别针,把五颜六色的发圈别在黑布上。
爷爷奶奶叹为观止,果然还是年轻人脑子好,这样一来,空间不足的问题立刻得到了解决。
叶蓝和叶梅则站在黑布两头,笑嘻嘻招揽客人,一个人负责介绍,一个负责收钱。
爷奶装作看热闹,在几步外蹲着,人生地不熟,怕出意外。
挂在墙上的发圈,很快就把客人给吸引过来了,都是年轻姑娘,一听五块钱两个,毫不犹豫就掏钱了。
不愧是凉州城,比小县城富裕多了。
叶梅负责取货,收钱,忙得不可开交。
奶奶实在看不下去了,叮嘱爷爷盯着,自己也过去帮忙,卖货的速度更快了。
发圈生意火爆,好些个摊主不服气,跑去找管理员抗议。
管理员抽着烟,慢条斯理,“门洞又不是啥好地方?只要你们的货能放得下,那你们也去摆。”
“咋可能?我卖的是五金,锅碗瓢盆一箩筐,会把门洞堵死的。”
“那不是得了?”
自由市场,主打的就是自由,管理起来也得自由。
发圈卖的速度很快,前后不到两个钟头,他们带去的货就卖光了。
“赶紧撤。”叶梅说着,把另一个装钱的包交给爷爷,后者直接系在了腰上。
回丹山县有点早,但带着大量货款逛街也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太不安全。
“咱就在市场门口转转,买点吃的用的,然后赶紧回。”奶奶冲着爷爷使眼色。
别贪恋城市那点风景,万一被贼一锅端,就白忙活了。
老两口心有默契,爷爷立刻点头,“我买点烟叶和茶叶。”
“我和小蓝也能买东西吗?”
奶奶把兴奋的叶梅拽到一旁,压低声音,
“当然能买,这不挣到钱了吗?我留了点钱在外头,你们想买啥都行。小蓝,你也买,这份钱爷爷奶奶出。”
叶梅想买连衣裙,被叶蓝劝住
天马上就要凉了,买连衣裙,不如买点更实用能升值的东西。
“啥玩意能升值啊?”叶梅两眼迷茫,嘟囔着。
叶梅也说不上,直到她看见地摊上的邮票,是猴票,不是小四联,而是单张,即便如此,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
“多少钱?”叶蓝蹲了下来,她没有直接看猴票,而是指着几张花里胡哨的首日封问道。
首日封,就是邮票发行第一天,把新邮票贴在信封上,并且加盖纪念戳的信封。
在九十年代,几乎所有集邮者都看好首日封,认为这东西纪念意义强,未来市场不可预期。
因此,首日封都能卖到邮票价格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
摊主懒洋洋的看了叶蓝一眼,觉得她是入门级新手,“这几个都是十块钱。”
“可面值才一块八?”
“你去邮局看看,首日封根本没货,得预定。”
果不其然,叶蓝收到了摊主鄙视的眼神。
她不生气,照样笑嘻嘻的,指了指猴票,“这个生肖邮票咋卖?”
“这个……这可贵,省城都炒好几年了,你要诚心要给这个数。”
摊主伸出的两根手指头,意思是要两百。
叶蓝讲了好一会儿价,最后一百五买了下来。
猴票从八分钱涨到十块又涨到二十,然后是三十,五十,一百……
所有人都认为价格已经到头了,都没想到这玩意一山更比一山高。
最终创造了集邮史上的奇迹,窜到了一万二的高价。
猴票每次涨价,大家都认为已经到顶,包括摊主都是这么想的,不然他不会出手。
这是个难得的漏。
叶蓝把透明玻璃纸包的邮票,小心翼翼收藏起来。
叶梅惊讶不已,“你疯了吧,一百多买这玩意?”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那也得有机会才行,猴票就是难得一见的机遇。在今年年底,它的价格就会一飞冲天。
叶蓝真诚劝道,“我觉得邮票前景好,要是再遇到的话,你也买一张。”
叶梅嗤之以鼻,“我疯了才会买这破纸片子。”
爷爷买了烟叶和茶叶,奶奶买了一双软底黑布鞋,还有一大摞桃酥。
叶梅也买了些吃的,一行人又匆匆往汽车站赶。
班车马上要发车,司机是个虎头虎脑的年轻人,已经脚踩油门,在轰发动机了。
售票员招呼他们上车,“快上车,机车盖上还能挤一挤,下趟车得等一个钟头呢。”
出门在外,哪有那么舒坦的?
四个人在机车盖上团团围了一圈,几人背靠背,倒也安全,就是太不舒服了。
路上跑了一个多钟头,终于平安回到县城。
下车后,爷爷奶奶扶着树,喘了好几口气,实在是太